6月23日,山西省交口縣李家山區塊鋁土礦探礦權轉讓公開競拍“落槌”,山西華瑞世紀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擊敗中國鋁業等強勁對手,以創年內新高的36.65億元價格勝出。在此之前,一家海南公司以16.12億元拍得沁源縣一宗鋁土礦探礦權,該公司實控人為山東信發集團現任董事長暨山東首富張剛,而這位山東首富去年10月還曾通過控股公司以45.57億元在山西拍得一宗鋁土礦探礦權。

除此之外,今年5月,五臺縣南溝礦業有限公司以22.13億元拍下山西省五臺縣西天和區塊鋁土礦探礦權,山西岳巖春礦產品以10.39億元競得沁源縣旋風窩區塊鋁土礦。據統計,2025年山西鋁土礦交易額已超80億,山西頻現鋁土礦“豪拍”,也預示著一場由民企主導的山西鋁土礦資源爭奪戰正在上演。
山西是我國的鋁土礦資源大省,全省累計查明保有資源儲量10.27億噸,探明的保有資源儲量占全國的40%以上,居全國之首。
山西鋁土礦資源分布范圍廣而又集中,主要集中分布在朔州、保德—河曲、興縣、寧武—原平、五臺、婁煩、陽泉、臨縣-中陽、孝義-汾陽、交口-汾西、靈石-霍州、沁源、平陸等13個鋁土礦集中區。其中僅呂梁和忻州兩市所屬縣的資源儲量,分別占全省鋁土礦保有資源儲量的43.8%和20.1%。
山西鋁土礦以中等品位(A/S 4-6)礦石為主,A/S大于7的富礦只占總資源儲量的12.89%,礦石類型以一水硬鋁石鋁土礦為主;山西鋁土礦開采技術條件較好,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,大多可露天開采;山西鋁土礦常常與煤炭資源、耐火粘土、鐵礬土、硫鐵礦、山西式鐵礦、灰巖相共生,在含礦段并伴生有稀有、稀土及稀散元素,可以綜合開采,綜合利用。

2025年3月,十部門印發的《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》明確提出"擴大國內鋁土礦資源量3-5%",這一政策導向與山西"十四五"規劃中"新增鋁土礦資源量4.8億噸"的目標形成共振。當海外鋁土礦進口依存度高達69.4%的背景下,山西占全國40%以上的鋁土礦儲量自然成為戰略資源洼地。
政策設計中的"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"條款,更放大了資源價值。中陽區塊1357.6噸的金屬鎵資源、旋風窩區塊412.37噸的金屬鎵儲量,這些以往被忽視的伴生礦種,在半導體材料需求激增的當下,正成為礦業權競價的重要砝碼。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推行的"出讓收益率逐年征收"模式,也讓資本愿意為長期資源收益支付溢價。
政策紅利與資源溢價的雙重變奏下,山西鋁土礦吸引了眾多民營企業的關注。
從煤炭到鋁土礦,從國企主導到民企競逐,山西資源開發的劇本正在改寫。在這場資本與政策的合謀中,山西鋁土礦能否擺脫"資源詛咒",真正成為產業升級的助推器,或許要取決于這些手握礦權的民企,能否將天價礦權轉化為技術創新的底氣與產業鏈整合的魄力。
來源:礦業匯
圖文如有侵權,敬請聯系刪除